top of page
從觀察出發,深入探索社區內的城市現象
文章
2022年2月16日
白沙道街道名牌
這個白沙道 #T字形街道名牌 ,鑄鐵材質,飽歷風霜,英文PAK SHA RD由左至右書寫,中文名則由右至左書寫,一看就知歷史悠久。 【到底有多悠久?】 有指這種材質和風格的街牌,最早在1910年代已出現。不過,企鵝比較不同版本資料,發現T字形街牌的確早在十九世紀晚期就出現,...
2022年1月7日
渣甸坊,銅鑼灣被遺忘的古老市集
在廿一世紀的銅鑼灣,#渣甸坊 是一個平行時空。蜿蜒狹長的街道,左右兩邊都是緊密相貼的排檔,10蚊一對襪,70蚊一條裙,沒悠長的古典樂,老檔主的收音機,咿咿呀呀播著新聞和粵語老歌。 地膽阿宇飛快走在前頭,正是早上開檔時分,檔主們掛起一個個手袋,撐起一件件底衫,一邊雀躍招呼,「...
2021年11月23日
後巷空間百態
在銅鑼灣的不同角落,有數不盡的無名 #後巷。有的是行人網絡的一部分,在一排排高樓大廈之間開出一條路,連結鄰街,是地頭蟲才懂的捷徑,如怡和街恒生銅鑼灣大廈旁那條通往 #渣甸街 的小巷,讓人省下不少腳骨力。 另一些,既是捷徑,也是街頭藝術家的街頭畫廊,如時代廣場對面英皇珠寶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