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渣甸坊,銅鑼灣被遺忘的古老市集


在廿一世紀的銅鑼灣,#渣甸坊 是一個平行時空。蜿蜒狹長的街道,左右兩邊都是緊密相貼的排檔,10蚊一對襪,70蚊一條裙,沒悠長的古典樂,老檔主的收音機,咿咿呀呀播著新聞和粵語老歌。


地膽阿宇飛快走在前頭,正是早上開檔時分,檔主們掛起一個個手袋,撐起一件件底衫,一邊雀躍招呼,「早晨啊阿宇」、「哇,今日咁早呀?」左右兩邊排檔的鐵棚相連,抬頭看不見天,自成一片獨特空間,一晃神,似是回到住了數十年的老社區。


市井裏藏百年歷史


阿宇全名梁鳴宇,是渣甸坊第三代檔主。他公公從大陸偷渡來港,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在這地頭賣菜,公公和現在不少檔主的父母或公公婆婆、爺爺嫲嫲,都是老相識。雖然大家姓不同,但渣甸坊社區,對阿宇來說就似一條同姓圍村。


追溯歷史,這是一個源於二十世紀初的街頭市集。當年英資巨頭怡和洋行買下銅鑼灣大片土地,#渣甸街 的渣甸,取自怡和創辦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不過渣甸街英文不是street,而是bazaar,皆因這條街當時小販成市。怡和一度是銅鑼灣最大地主,不久華商利希慎買下 #利園山,逐漸取代怡和,成為銅鑼灣大地主。


在變成今天的商業區之前,銅鑼灣經歷過填海移山。政府填了避風塘,希慎集團又夷平了利園山,起了樂園、酒店、商廈,泥土就賣給政府,填出了一個維園。阿宇說,政府的思維總是想容易管理,不喜歡小販流連街頭。1963年,#燈籠洲街市 於渣甸街落成,政府就叫小販入街市。


「但小販就係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鍾意喺街,邊度有生意就去邊度,」大家不願「上樓」,最後政府妥協,讓小販留在渣甸街的後巷,並將其設為行人專用區,那是一條呈半月形的街道渣甸坊,Jardine Crescent。


夾縫中頑強生長


月牙的一頭,對正九年前開業的希慎商場,月牙的另一頭,對正五年前重建而成的商業大廈Aura on Pennington,那是英皇集團大手筆收購的。阿宇說,渣甸坊的排檔,就是這樣在大財團的高樓大廈夾縫中頑強生長,大家從來不覺得自己只是街頭小販,而是銅鑼灣的一個「有機組成」。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銅鑼灣有商場也多住宅大廈,渣甸坊客源主打本地人。很多港人去大陸探親前,要去排檔買衫褲鞋襪,大包小包送返鄉下。自九十年代商場、國際連鎖品牌逐漸增多,2010年希慎商場落成,大陸自由行人數也一度到達頂峰。阿宇說,銅鑼灣人流爆增,生意自然多了,遊客去完Sogo搶購,又去渣甸街飽肚,最後都要去排檔買多個篋,買對絲襪。


排檔租金相對低廉,最好景的時候,一個月收入十萬八萬,「頂得上專業人士」。不過爆發只是一時,最長久的客,還是本地街坊。阿宇父母繼承了公公的排檔,轉行賣衫。「最初賣童裝,後來客人大了,就賣時裝,再後來賣長者鍾意嘅衫,」阿宇說,菲傭、印傭也是大客,每周末把渣甸坊圍得水泄不通,他們買生活用品,也買大量禮物寄給家人。


盧愛群是渣甸坊第二代檔主,家開衣紙舖,不少街坊初一十五都來買衣紙。盧愛群人稱群姐,檔口是她父親留下的,當年除了開檔,父親盧惠文還加入五行小販商會,為一眾渣甸坊小販爭取權益,現在群姐也繼承父業,繼續做渣甸坊代表,每個月去五行小販商會開會,「睇下有咩同政府爭取」。


這些年,群姐見證銅鑼灣住宅不斷減少,「渣甸街每拆一座唐樓,都係起商廈」,她生意也受不少影響。「附近寫字樓嘅女仔,收工唔會來呢度,」群姐說,幸好不少熟客惦掛,就算搬走了,有時都會回來渣甸坊買衣紙。


能屈能伸 永不放棄


我們穿過一排排女裝、手袋、頭繩耳飾,很快走完渣甸坊的乾貨排檔,後半個月牙,以濕貨為主,菜檔、生果檔,一路連到燈籠洲街市。疫情以後,乾貨十分淡靜,倒是濕貨生意尚好。「政府之前說6點後唔開晚市,嗰個政策維持咗半年,銅鑼灣變死城,姐姐周末都唔來了,因為僱主話唔准去人多嘅地方,」阿宇說,自己和不少檔主都出去做兼職,不然生計不保。


「我哋能屈能伸,但永遠唔會放棄自己嘅檔口,亦有好多嘢,可以團結爭取。」阿宇說。


過去數年,他們一起爭取過讓40號專線小巴站搬去渣甸街——40號總站本來位於登龍街,但登龍街為私家路,一度被業主圍封,小巴站無處安放,「我哋就爭取佢搬來渣甸街,咁樣渣甸坊人流都會多啲」。疫情之後,他們又成功爭取到免牌費。


阿宇最自豪的,還是數年前爭取到冷氣機。渣甸坊夏天特別炎熱,皆因四面八方都是高樓大廈,玻璃幕牆加速熱島效應,檔主們自嘲「每日有三個太陽」。「一個係天上的,一個係對面的商廈(Aura),一個係嘉蘭中心(現利園二期),」群姐說。對他們的訴求,最初政府部門個個射波,食環署說不懂冷氣,屋宇署說不安全,最後他們找到機電工程署,反覆協調才最終成功,成為全港第一條裝冷氣的排檔街。


現在,檔主有大事小事,都會找群姐反映。阿宇覺得,渣甸坊熟悉得像他屋企,「以前讀書,或者依家出去開工,返來銅鑼灣,我都係先返渣甸坊,再返屋企,」他家其實就住在渣甸坊隔籬街,不少檔主也住在渣甸坊中段的利發大廈,「大家屋企都放滿貨,『前舖後居』哈哈。」

去年開始,這個緊密的社區來了新人——時隔十年,政府再次開放固定小販攤位申請,渣甸坊有22個名額,年輕人Louise Hui抽中了,加入渣甸坊濕貨段,賣各式高質雞蛋。他說來到渣甸坊,像入了老香港,顧客會更悠閒地與他傾偈。儘管他也在街市開分店,但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街頭感覺,況且最近街市也要「安心出行」,分店生意大受影響。


阿宇覺得,就是因為大家都想留在街頭做生意,靠著向政府團結爭取,同時能屈能伸,才成就這充滿三代人、四代人故事的古老市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