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桿埔的崗上聖堂——#聖光堂】
鵝雖然生得比較矮,但也注意到石牆上方有一座好宏偉的教堂,可惜通往聖堂的階梯有一道大閘,而且通常是關閉的,就連住在附近的銅鑼灣街坊也說那間教堂好神秘。不過,鵝在大閘門前發現,原來教堂逢星期日早上11時開放。然而,鵝實在太心急了,決定在星期日到來之前,找來同樣諸事八卦的朋友,一同探究這座神秘教堂的來歷!
【由上環搬到 #燈籠洲 的聖殿】
這座名為「聖光堂」的教堂,已有97年歷史,在落戶東院道之前,經歷過幾次改名及幾次搬遷。雖然它的全名是「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但其實最初是由外國傳教士成立的教會。早在香港開埠時,英國倫敦傳道會派遣傳教士來港,最終找了三個地點設立傳道所,分別是灣仔、上環大馬路杏花樓左鄰(即今天上環文娛中心附近),以及上環太平山區的差館街,而差館街的傳道所,就是聖光堂的前身「道濟堂」 (道濟堂也是合一堂的前身,可見兩堂淵源甚深)。
鵝找到聖光堂早年的周年特刊,得知太平山堂會址由開埠初年權重一時的撫華道高和爾(Daniel Richard Caldwell,又叫高露雲)及其妻子陳氏(Mary Chan Ayow),於1883年以半賣半送把物業讓給倫敦傳道會建雅麗氏利濟醫院及道濟堂。
可惜,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上環太平山區當時是個十分烏煙瘴氣的地方,亦解釋了為何該地會成為鼠疫大爆發的原點。當時政府為了撲滅瘟疫,將該處稠密的房屋燒毀,傳道所也在其中。事後,政府補償地價,倫敦傳道會於是向政府申請公地,但因當時英國政府命令停送公地,傳道會只能參與土地拍賣的競投。而在1902年,當時正好在銅鑼灣有一塊有公地出投,倫敦傳道會就派牧師前往參加拍賣會。但根據當時的法例規定,買公地必須價高者得。但教會又哪來那麼多錢呢?於是,在場的道濟堂王煜初牧師就當眾演講,請求眾人不要抬高價格。據說當時「眾明大義,不忍與之爭,於是倫敦差會以廉價投得此地」,而這塊地,就是在一個稱之為「燈籠洲」的地方。
【怡和街也在燈籠洲!?】
看到這裡,鵝以為這塊地是在又稱為「#奇力島」的小島「燈籠洲」上,即現在遊艇會的位置,心想那個島那麼小,怎可能建一座那麼宏偉的教堂!但原來,燈籠洲對岸的陸地(其實香港島也是一個島⋯⋯),也叫作燈籠洲!即現在燈籠洲街市一帶,而那片用於籌建新教堂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怡和街。當時的銅鑼灣還未有大規模填海工程,怡和街和小海島燈籠洲遙遙相對。翻看聖光堂早前的紀念特刊,我們得知新教堂名曰「道濟支堂」,又叫「燈籠洲堂」,也叫「怡和街燈籠洲堂」,從圖片中看來,燈籠洲堂相當宏偉,當時怡和街是一條非常新的街道,就是在1902年政府公開投地才開闢出來的,所以這座教堂有可能是當時「燈籠洲」最宏偉的建築!
燈籠洲堂由三間樓宇組成,均為二層高,中座為禮堂,約有二百座位,上層辦英文義學,亦有「聖經速成學校」。後來也開設「婦人書室」,辦男女校。當時銅鑼灣仍未鋪設電車軌道,因此燈籠洲堂建堂之初,「該地寂寞,適宜傳道」,無車馬喧鬧。每逢佈道,鄰近街坊居民也會齊集教堂。
不久後,這種清幽、適合靈修的環境就被打破了。1904年,電車通至銅鑼灣,怡和街附近開始有店舖出現,而教堂的後面就是一所茶樓,人聲嘈雜。當時的教友多為工人,其中許多為附近渣甸糖廠的工人,因此亦有「苦力禮拜堂」之稱。教會有感這樣的環境令傳教事業進展困難,之後欲出售並覓地建新堂。
直至1920年代,政府在銅鑼灣一帶開始很多道路工程,包括著手將銅鑼灣至鰂魚涌的馬路擴闊,命名英皇道;又興建通上山的大坑道。而在1924年,政府有擴闊怡和街的計劃,於是以六萬元購買燈籠洲堂的堂址,並撥 #掃桿埔 山麓空地26,000餘尺作永久堂址,兼代建新教堂!就是這樣,1926年三月,新教堂於現今東院道七號的位置動工,翌年六月落成。由於以往的名字不再適用,堂會議決更名為中華基督會聖光堂。
【掃桿埔崗發聖光】
在聖光堂成立時,該堂首位主任牧師劉德祥牧師就為教堂寫下一首〈聖光堂成立紀念詩〉,首兩句是這樣的:「移燈妥置,掃桿埔崗,旦復旦兮發聖光。」其中的「燈」,就是指燈籠洲禮拜堂,亦是呼應聖經馬太福音中所載「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之意。
詩中所見,掃桿埔是一個山崗,的確,聖光堂不是建在平地之上,而是在一幅石牆搭建的平台之上,需要爬上一條長長的石階才能抵達。聖光堂的外貌多年來沒甚改變,它同時擁有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喬治亞兩種古典建築風格,是一座罕見的戰前建築。試想像,從前銅鑼灣沒有高樓大廈,這座在小山崗上的聖堂,尤其在晚上亮起燈火,真的有如燈台之上的光,照亮了地處維多利亞城邊陲的銅鑼灣。
離開了人多車多的怡和街,來到了寧靜幽美的掃桿埔,教會又可回到初心舉行靈修傳道工作。不過!針沒有兩頭利!掃桿埔既是山崗,也是山谷,路途不便,「不易收普救眾生之効」。因此,不久教會又要在銅鑼灣較為繁榮的地段,物色適當地點開「外展中心」傳播福音。例如:1931年的新春佈道,教會就要租用燈籠洲依榮街(即伊榮街)32號為發展佈道中心;之後又在威非路道43號租得舖戶一間,舉辦談道所,並在該店舖發起婦女識字運動,據講「成績優良」,但該店舖至1934年因經濟原因停止運作;數年後捲土重來,在波斯富街租一地下舖,再辦談道所,至二戰才停辦。而至戰後,聖光堂又回到怡和街開「分店」,借陳復卿醫館(陳為聖光堂的執事)再辦外佈道活動。
【救濟和教育 不離銅鑼灣】
救濟和教育,是許多教會的服務核心,聖光堂也不例外。1940年,中國華北淪陷, 聖光堂婦女服務隊自動捐款,春季購藍土布製棉衣,夏季製短衣衫褲數百套,交予女青年會轉寄給遠在東北的士兵。1941年冬天,香港淪陷,不少教友以聖光堂為避難所,而住聖光堂的女教友,得以倖免於難。
至於教育,聖光堂的辦學之路並不平坦,自遷入東院道後曾辦學無數,但不少都是「結業收場」。在燈籠洲時曾辦公圖學校、潔圖女校,成績不弱,但遷入聖光堂七、八年後,因辦理不善而被教育司署停止發放津貼,1937年停課。後來美華中學借堂辦學, 後因戰爭而停止運作。戰後又借堂給廣州廉伯中學辦學,但被發現違反地契(如要辦學必須由教會自己辦),於是需收回校舍。至1956年才開辦屬於自己的聖光堂小學及幼稚園,稍稍進入較好景的時代,並為擴建校舍而由堂區撥出歷年「換物會」籌集之建堂基金十萬元,及向教育司署請求免息貸款三十萬,終於1959年五月落成新校,共12個課室。
至1971年,聖光堂開辦英文中學,再斥巨資在原址擴建新型校舍,有課室24間、也有圖書室、音樂室、大禮堂、體育場等等。然而,這也許是聖光堂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辦學,而且也是很短暫的一次。至1977年七月,聖光堂英文中學因為產業問題而須停辦,引發了一場風波。該校百多名中四學生翌年就考會考,這場對當時莘莘學子來說,是人生中一場非常重要的公開試,但校方卻那麼遲才通知要突然轉校,引起學生不安;二來他們亦不滿教育司署安排轉讀的學校不夠水準。根據1977年七月五日《香港工商日報》報導,當時教署是安排中一至中三轉往「閩✕書院」,而中四生則轉往「崇✕書院」,而「崇✕書院」僅為灣仔一幢住宅樓宇佔用數層為校址。聖光堂中學雖不算是什麼名校,但至少仍擁有整幢校舍,學習設施算是相當齊全。
於是,聖光堂中學的中四生前往教署請願,要求分派往其他規模相若的學校。他們於七月四日上午11時在希慎道利園酒店門前集合,由三名代表前往位於利園大廈的教育司署請願。當時有一名教育官接見三人,謂會考慮他們的請求,唯指出聖堂光英文中學乃私校,教署並不能保障私校學生去留問題。
雖然聖光堂英文中學和許多曾經在銅鑼灣存在過的私校已完成歷史任務,但聖光堂辦的主日學在燈籠洲已開始,一直延續至東院道仍有舉行。鵝在聖光堂的主日學徵文之中找到一些大家可能也熟悉的名字!原來,香港著名編舞家伍宇烈及其弟弟天主教方濟會修士伍維烈亦曾上過聖光堂的主日學,其父伍百基(即已故演員「陸阡」,曾演出過《天才與白痴》和《七十二家房客》)及母伍楊子幼曾當過主日學校長及該堂董事。此外,鵝明查暗訪後,也得知經濟學家張五常的父母張文來及張蘇燕琦亦是聖光堂的早年執事。
雖然美麗而低調的聖光堂不完全對外開放,但每逢星期日早上11時的主日崇拜,也會為大家打開大門,歡迎各位到訪。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