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吾鄉銅鑼灣




銅鑼灣曾經是一片海灣的名字,如今卻指稱一片陸地。


那海灣波平如鏡,狀如銅鑼,遂得銅鑼灣之名。時移世易,人們或許已不知銅鑼為何物,銅鑼灣自然也只是一個繁華商業區的名字,介乎灣仔與北角之間,不計大坑和跑馬地。


那海灣曾是廣闊的避風塘,是逾萬名水上人的家,包括李敏婷一家——她的父母、爺爺,和爺爺的爺爺。


小時候,她不懂填表格上「籍貫」一欄,問爺爺鄉下在哪?爺爺答「銅鑼灣」。而爺爺的爺爺,也曾經這樣答爺爺。


這樣算來,至少七代人,都是銅鑼灣人。


不同於一般認知的原居民,李敏婷的祖先不曾擁有紮根的土地,卻又不至於漂泊無根、四海為家,最早上溯至太爺一代,無論居住或營生,都不曾離開維多利亞港。


她的太爺是怡和洋行第一代華籍大偈,後來也帶了其兒子、即李敏婷的爺爺入行。


其餘長輩有些為商船補給食材與物資,有些則到添馬艦修繕軍艦,如替船身補油漆,或編織船纜,全是手工活。他們以泛稱「開埋」的小艇為代步工具,或載人,或運貨,浮泛穿梭於維港之上。這些開埋有些以人力推動,艇家手執兩三米長的竹或木製搖櫓,一搖一擺渾身使力,一舉手一投足都左右小艇航行的速度和方向。相對於搖櫓的安靜,燒柴油、行摩打的「嘩啦嘩啦」就嘈吵得多,未見其影先聞其聲。


生活在Happy Together中


在李敏婷父母成長的年代,銅鑼灣避風塘是個名副其實的浮城。不但容納上千艘家艇,住了上萬人,還有許多士艇、食店艇、五金舖艇,甚至小型水上船廠。有人唱歌的叫「唱歌艇」,靠近聽歌就得付費;星期天有崇拜和主日學的是「耶穌船」,平日還開班教人認字。


至於家艇,李敏婷的爸爸媽媽成長在很不一樣的環境。李爸爸是六兄弟姊妹中的長子,跟李敏婷的爺爺嫲嫲、太嫲一家九口同住一艘名為Happy Together的家艇。假日時,Happy Together會化身移動城堡,由銅鑼灣出發,駛往清水灣,在填海前的佛堂門,即將軍澳電視城現址,一個美麗的海灘上掘掘蜆,然後再兜遠點,去到甕缸、西貢一帶。



李媽媽同樣是六兄弟姊妹的一分子,所住的家艇卻大陣仗得多,因李敏婷公公的兄弟姊妹及其子女全都住在一起,一家廿多口同住十多艘艇,猶如一支艦隊。不同時期,艇的數目也浮動,視乎當時需要。要仔細數算的話,這串連環船至少包括廚房艇、水艇、柴艇、貯物艇各一,開埋、工作艇各二、起居艇三艘。每對夫妻都有自己的房間,小孩們則分成男女,同性別的全睡一起。這樣的家艇艦隊,假日時就不能出海了,但沒關係,可以跟隨鄰居的移動城堡去玩。


在岸上想念海上


儘管坐擁無敵海景,家艇的室內空間十分有限,傢俬並不多。李敏婷發現,她的爸媽有些海上生活的習慣,至今仍維持,例如,家中所有櫃都必須有櫃門(且所有物品都要收納在櫃內);客廳中間不放任何東西(路中心有物件是危險的);傢俬盡量對稱放,左邊牆有一個櫃的話,右邊牆也會放一個(不然重心偏一邊,恐怕會反艇)。諸如此類。


對居所的想像,或言談間的語彙,同樣離不開海上生活的印記。李敏婷笑說,看到納米樓樓盤廣告,爸媽的評語是:「仲細過隻艇!」談及浮遊於大潭一帶、由天星小輪改裝而成的海上豪宅,長輩們首先想的是:「咁大隻點抹呀?」


李家在七十年代隨另一輪填海安置補助,而遷到岸上,居於清風街一唐樓之上。到八十年代,誕下李敏婷一代時,爺爺嫲嫲已搬到西貢。奔放自由的李爺爺在搬上岸後,仍擁有一艘由伊利沙伯皇后號救生艇改裝而成的小型家艇,名為Dao,外型圓轆轆,四平八穩,可愛又實淨,只是停泊的地方不再是銅鑼灣,而東移到西貢。童年的李敏婷,也不時跟爺爺嫲嫲出海,像爸爸小時候般,隨移動城堡到隱世小島遊玩。





讓故事流傳下去


滄海桑田,從前太爺住的海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填成維園;爸爸媽媽小時候流連過的岸邊,也於六十年代末再次填土,成為告士打道的一部份、紅磡海底隧道的出入口。維港越來越窄,避風塘越來越小,塘內的艇也越來越豪華。奇力島不再是島,跟香港島連成一體,「洲仔」之名無人知曉。只有怡和午炮依然每日正午鳴放,一百六十多年來幾乎無間斷;炮台旁的石壆,總是坐著看海放空的人。


在陸上出生,在岸邊長大,李敏婷說,銅鑼灣避風塘始終是她最喜歡的地方,「所有關於避風塘嘅回憶都係開心嘅」。甚至從前因為野狗眾多而讓她懼怕的海堤,現在看來也是可愛的。不願故事隨年月湮沒,數年前起,她不時紀錄家人談及的昔日生活點滴,並在網上分享,讓大家知道,這個消失的海上社區,不但造就了今日的她,也成就了這片我們生活的土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