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前從前,銅鑼灣有間養正院

^ 養正院正門,約攝於1900年,位於現時何東中學正校,即介乎嘉寧徑和大坑道中間,而不是嘉寧徑和東院道之間。

Image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Kew, London, England (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早排,企鵝和鵝友結伴去 #東院道 散步,途經 #何東中學 時,身為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校友的鵝友透露了一個「秘密」,說何東中學和「庇記」淵源甚深!聽到這兩位以香港開埠初期的人物命名的學校竟然有淵源,鵝當然十分好奇,於是追問下去,原來,何東中學正校校舍所在地,百多年前是 #庇理羅士養正院


^ 相信攝於1900年4月2日開幕禮。

Image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Kew, London, England (www.nationalarchives.gov.uk)


【商人庇理羅士捐款興建】


聽到 #養正院 三個字,鵝最初以為是「養陰正氣」的療養院(可能因為聯想到正露丸⋯⋯),後來翻看舊地圖,才知道其英文名是The Belilios Reformatory,即男/女童院,早期已被視為中環 #域多利監獄 的分支。再翻看舊照片,不得了,養正院龐大如堡壘,雄踞了大坑道山腳!何以庇理羅士出資興建「監獄」?又何以選址銅鑼灣?最後為何消失了?經過一輪明查暗訪,鵝終於找到了一些線索。


早在1892年,猶太裔商人 #庇理羅士 (Emanuel Raphael Belilios,1837-1905)捐款25,000元予當時的中央女子書院,作該校於中環重建新校舍之用,該校於翌年落成時,為感謝庇理羅士的捐助,命名為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成為香港第一間女子中學。


在香港發展早期資助教育事業的庇理羅士,開完女校就開男校,卻不是一般學校,數年後在1898年,庇理羅士捐款12,000元(後來增至18,000元以支付建築成本),在銅鑼灣興建養正院,作為收容未成年男性罪犯的感化院。養正院由時任港督威廉羅便臣爵士(Sir William Robinson)奠基,至1900年4月落成時由港督卜力爵士(Sir Henry Arthur Blake)揭幕。


其實銅鑼灣的養正院並非香港第一所男童院。當時在西營盤,現時聖類斯中學位置,就有由意大利傳教士管理的西環養正院,年少的本地罪犯所犯事項輕微,不至於須囚禁在域多利監獄者,就會被送到西環養正院,並接受木工、縫紉或造鞋等工藝訓練。空間有限,加上少年罪犯相繼逃脫,當時的政府和庇理羅士也認為感化工作該由政府直接負責,而非假手於教會,故由政府提供土地,商人庇理羅士出資,興建另一所養正院。


^ 鵝喙對落較矮那座校舍,估計坐向跟昔日的養正院一致。


【養正院計劃備受質疑】


有趣的是,當時很多人質疑感化院並不適合華裔罪犯,主張在殖民地應「治亂世用重典」,並認為庇理羅士若有志於教育事業,應把善款投入去為九龍區的英國公民子女興建學校,或為英國駐軍提供閱覽室和圖書館。也有人認為養正院即是監獄,是政府的責任,應由庫房出資,而不是私人募捐。


即便在1900年4月2日養正院開幕後數天,時任行政及定例兩局議員、渣打銀行經理Thomas Henderson Whitehead就炮轟養正院不宜人居。沒錯,那棟兩層高的宏偉建築,一樓設有儲藏室、飯廳、辦公室、工作室、接待室,以及三間牢房;上層有三間宿舍和院長房間,而後方還另設會所和辦公空間,設備齊全,建築本身亦美觀。可是,Whitehead提出了問題的重點,就是地點!養正院位處山坡之上,周圍土壤鬆脫,把男童送入去是否安全?而且,銅鑼灣當時公認是一個不健康的社區,瘧疾頻仍,海灣(當時就在今天的電車路旁)淤積嚴重,尤其在夏季陣雨後,退潮時淤泥散發陣陣惡臭,成為瘧疾、傷寒和其他傳染病的溫床。Whitehead指出,即使是少年罪犯,囚禁在如此惡劣環境,猶如被「一個個殺死」,並不公平。


^ 由銅鑼灣道望過去,聖馬利亞堂後面就是何東中學,即鵝手指指著那裡~


^ 即使踏入嘉寧徑,現時該處仍有護土斜坡,未能看清何東中學全貌。


【改為監獄及棲留院】


Whitehead的擔憂有理,但紀錄上並無「院友」死在院內,皆因院內幾乎無人。根據1902年3月12日的《香港憲報》,養正院自開放以來的兩年間,僅收容了一名兒童!而且,該名兒童的居住時間非常短,短至帳目中顯示為服務該名入院者的總成本支出為零!養正院的相關官員也極之得閒,為免浪費公帑,院長曾被調往殖民地司署及郵政總局,副院長則被臨時任命為登記總署的首席文員。


養正院收不到人,政府自然備受抨擊。為免如此龐大的設置丟空,養正院後來真的成了域多利監獄的分支。根據1905年3月25日《士蔑報》(Hong Kong Telegraph)報導,分支監獄(Branch Prison)在1904年每日平均的囚犯數量是74人。


養正院改為監獄有違其感化原意,而且跟域多利監獄相距甚遠,不便管理,至港督盧吉爵士(Sir 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就任時,同樣關注殖民地教育問題的盧吉夫人建議把該處改為救濟被遺棄婦女的設施,而在庇理羅士的首肯下,1909年,養正院正式交給 #晏氏棲留院  (又名 #鴉姑娘安善所 ,即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for Destitute Woman),收容一些無依無靠的婦女,讓她們獲得安身之所,並有機會學習認字和其他技能。


鴉姑娘安善所本來也在西環,不遺餘力解救婦女,甚至比同樣以保赤安良為己任的保良局更進一步。當時的保良局未能為婦女提供永久住所,只能安排把她們送回原居地,或為她們安排婚姻。若然這兩個方法也行不通的話,保良局很樂意把這些女孩託付鴉姑娘照顧。


變成安善所後,那棟龐大的建築物算是首次充滿「正能量」,不少婦女確實因而改變命運。她們學會洗熨衣服等技能,安善所亦為她們尋找對象,由於在院所內受過教育,「嫁得出」的機率相當高。據1913年1月31日《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報導,出身於安善所的女子甚至遠嫁新加坡,而且「口碑」極佳,令安善所收到許多「求婚」(applications for wives)。


可是,自養正院1900年啟用以來,瘧疾問題從未解決,鴉姑娘安善所的醫務主任Alice Sibree醫生指院內瘧疾發病率十分驚人,而且沒有隔離設施,要求政府協助。鴉姑娘安善所後來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搬到 #九龍城寨 。至1933年,養正院又變回男童院(Remand Home for Juveniles),在1936年有1,415人入住。


^ 何東中學正校校舍,昔日庇理羅士養正院所在地。


【戰後成女子職業學校】


養正院在二戰期間被炸毀,戰後政府欲重建為職業學校,建築費40萬元,其中一半由 #何東 捐助,故學校命名為何東女子職業學校,於1953年落成。


學校幾度易名,在1970年改稱何東官立工業女中學,至1998 年 9 月再改為何東中學。不變的是,學校應時代需求提供教育,也算貼近庇理羅士資助教育的初衷。


可惜,現時在東院道再找不到任何養正院的痕跡,大家只能在歷史圖片中一睹其舊貌。不過鵝知道,有一件跟養正院有關的文物仍在世上,就是當年由庇理羅士贈予港督威廉羅便臣爵士,用來為養正院奠基的銀製鏟刀。這件古董多年前由「庇記」校友方黃吉雯在拍賣會中投得,其後贈與校方,其樣子請見該校校網:https://130.bps.hk/articles/127 。


^ 由東院道看到的何東中學分校校舍,鵝就是在這裡聽庇記校友說起跟庇理羅士的關係,即本篇文章的緣起。

^^ 又,鵝在相中啊!見到鵝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