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陽光明媚,雖然天時暑熱,無阻企鵝輕鬆散步的閒情。有一日,當鵝由 #恩平道 漫步轉入 #希慎道 ,突然,哎呀!有些甚麼打中鵝的頭?
原來是一枚從樹上掉下來的淡紅色果子。
拾起來細看,果子外表發亮,頂部凹陷,呈圓錐形,既像放大了的士多啤梨(但表皮無核),也像剛拔出來的大牙(抱歉形容得有點血腥)。輕捏一下,相當結實,感覺表皮下包裹著水份充沛的果肉。
再看看其他掉落在地上的果實,某些帶點凹陷,大概是氧化作用,表皮由淡紅變成微棕,好像蛀牙⋯⋯但不減其可愛。
環顧四周,路人皆因這趣緻的果樹而駐足,並且開展了微妙的交流,讓鵝想起4月底人們相聚姜濤灣時的喜氣洋洋。那幾天,臉上掛著笑意的人們,在街頭互相幫忙拍照,交換電車班次情報。近日,因著掛滿纍纍果實的樹,偶遇的陌生人再度在路上閒話家常,討論果實的名稱,猜想其口感與味道。
銅鑼灣總有新鮮事,成就了許多邂逅。


精品店外華麗的樹
聽街坊說,這些果實是 #蓮霧 ,又名 #天桃 。不過,跟街市販售的深紅色蓮霧相比,希慎道的蓮霧色澤較淡,也較的骰——真的好像剛甩的大牙!
整條希慎道上,共有五株蓮霧樹,佇立在恩平道交界那株最高大,果實最多,企鵝也就是在這株樹下中頭獎的。行多幾步,來到CHANEL與Hermès櫥窗外也有三株,其中一棵為幼株,驟眼看來尚未結果,樹葉較為翠綠,遠看還不能馬上認得是蓮霧樹。再過幾個舖位,在Valentino櫥窗外還有一株,現時同樣掛滿蓮霧。
企鵝雖然認得幾種樹,但若非遇上開花結果時節,偶然也會認錯樹。幸好不少市區種植的樹木的樹幹上掛著名牌,有中文名、英文名和拉丁文學名,讓鵝不致於錯把馮京當馬涼。企鵝就是憑這些名牌確認到希慎道蓮霧樹的數目。
蓮霧樹樹幹上掛著的牌,卻寫著「 #洋蒲桃 」,難道是來佬樹嗎?
翻查資料,這個「洋」並非指西洋,而是南洋,故又稱為 #南洋蒲桃 。原生於印尼爪哇,也用爪哇命名,英文名字是Java Apple;在台灣、廣東和廣西也廣被種植。
這種桃金娘科喬木,高達四米,花期為3至4月,花蕾和花朵皆白中帶淡黃,像倒掛樹上的墨丸和金菇,至5至7月成熟後,就會結成海綿質的淡紅漿果。橢圓的樹葉葉面光滑,若然用手揉一揉,即使隔著口罩,也能嗅到淡淡清香。
企鵝暫時無緣品嘗樹上的果實,掉在地上或扑中頭的,也不宜撿來吃吧!但聽說這些蓮霧清脆可口,清甜中帶微酸。蓮霧能消暑解渴,也有人把蓮霧跟冰糖同煮,以治肺燥咳嗽、胃腹脹滿等。
蒲桃樹種類繁多,香港現存的除了洋蒲桃,還有 #海南蒲桃 、 #蒲桃 、 #韓氏蒲桃 、 #李萬蒲桃 等;在街市較常見的那種深紅果實,則是台灣高山的 #黑珍珠蓮霧 。

紅桂木和人面子
除了矚目的洋蒲桃,希慎道上還有欖仁樹、高山榕、垂葉榕、陰香,以及企鵝接下來特別介紹的 #紅桂木 和 #人面子 。
就在洋蒲桃的對面馬路,利園三期外,有一列五棵紅桂木,名列《 #古樹名木冊 》,歸類在「 #珍貴或稀有品種 」下——雖然紅桂木並非瀕危物種,但作為市區行道樹並不常見,一連五棵更甚,故被列為名木。
紅桂木最易認的特徵是其樹皮呈鐵紅色,細心看的話,更會發現上面有些不規則的縱裂。葉子是長長的橢圓形,葉面光滑無毛。花期為3至5月,這陣子是無緣目睹花朵的了。然而,5至9月正是結果的季節,企鵝近日看到的果子是青綠色的,再過些日子,果子成熟時,就會變紅色。其狀如球,表面披着細絨毛。據說果實味道酸甜,可生食或糖漬,也可作調味料。
在洋蒲桃的旁邊,同樣種在利園一期的行人路上的,還有三棵人面子。為何有這樣的稱號呢?
人面子樹形挺拔,樹冠茂密,樹幹摸起來粗糙,樹皮有規則、長方形的龜裂。樹葉為羽狀複葉,亦即葉柄兩側長了許多小葉,排列成羽毛狀;葉身較長,呈橢圓形,先端尖銳,葉面光滑。
完全找不到哪裡有人面⋯⋯
原來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關鍵在果核。人面子的果實是黃綠色的球,去掉外衣後,可看見有五個孔的果核,看起來就像人的臉——不一定是地球人,可能是火星人,或羅茲威爾外星人👽
人面子的花期是5月,果期則在6至11月,但近日花果皆不見。翻查資料,人面子的花朵呈白色,萼片和花瓣均有五枚,而花瓣的先端更會向後捲,非常可愛。人面子果實又稱「仁稔」,可製成酸溜溜的果醬,令饞嘴的企鵝十分期待見證人面子開花結果呢。
賞樹這回事,跟欣賞演唱會一樣,光看照片是不夠的,惟有置身現場,才能五感全開,全面感受那美好,誠邀大家親身來賞樹。

